首页    特色活动    企业文化    老舍新闻    预定示意图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在线订票    订单查询


 
















 

 

老舍新闻

老舍茶馆门票

“一口京腔,两句皮黄,三餐佳肴,四季衣裳。”这是北京人的一句老话儿,其中就藏着京剧。京剧,又称平剧、京戏、皮黄等,中国国粹之一,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,有“国剧”之称,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,遍及全国。在北京四九城中,又因四大徽班进京时落脚在大栅栏地区,京剧在此孕育、成型、开枝散叶、名家辈出,西城就成为了京剧发祥之地。然而,岁月更迭,随着大师作古、戏楼沉浮、娱乐方式多元化,听戏的年轻人少了,这块发祥地的“金字招牌”亟待擦亮。多年来,在各方面支持下,西城区活化会馆、重张戏楼、创排跨界新戏、推动京剧进校园,让皮黄余韵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
位于西城区的福州新馆修缮后成为“会馆有戏”活动场所之一
修缮一新的正乙祠重张
京剧从这里走来
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秋天,为庆祝乾隆皇帝八旬寿诞,京师大办庆典。徽戏戏班“三庆班”从安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。庆典结束后,三庆班没有返回安庆,而是驻留京城献艺,定居于北京宣南一带,落脚地就是正阳门外粮食店街“梨园馆”。
三庆班在京获得成功后,迁至大栅栏韩家潭胡同内。之后,又有诸多徽班进京,也在大栅栏一带演出。其中以三庆、四喜、和春、春台四家名声最盛,故有“四大徽班进京”之说。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,同时融合了昆曲、秦腔的部分剧目、曲调和表演方法,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,通过不断地交流、融合,最终形成京剧。
京剧的发展与兴盛使得艺人们纷纷来京定居、发展。徽、汉、昆、京、梆的艺人来京多住于南城,戏园子也就在商号云集的前门、大栅栏一带应运而生,相继出现了三庆园、天乐园、广和楼等戏园。
在此期间,富连成、斌庆社、荣春社等著名京剧科班先后诞生在今天的西城地区。久之,大栅栏、椿树、广内、牛街、陶然亭、先农坛、天桥等地区,逐渐形成梨园界的聚居地。二百余年沿袭,祖孙师徒传承,或者姻亲缔结,让西城成为了“梨园故里”。
清末民初,京剧是大街小巷人们的谈资,也是京城百姓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。1927年,在北京《顺天报》举办的京剧旦角评选中,梅兰芳荣登榜首,与尚小云、程砚秋、荀慧生共同获得“四大名旦”称号,背后的粉丝应援,与如今颇有几分相似。
新中国成立后,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,京剧也因此迎来艺术上的春天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到1959年前后,全国各大知名京剧院团梯队建设完整、演员阵容强大。
京剧经历过它在中国文艺市场的全盛年代,然而,新文艺形式对传统京剧的冲击也从未停止过。第一批电影、第一批中国现代话剧、流行歌曲、现代电视剧、现代工业电影、各种综艺节目……分流了观众,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注意力。今天的京剧,早已退出潮流之巅。
京剧文脉从未断
虽然曾经的大众艺术不再那么热门,可京剧“国粹”的地位却没有动摇。不仅剧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,剧情所反映的忠、孝、仁、义等品质更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真善美的体现。它走遍世界各地,成为介绍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。
2006年5月,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10年,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(名册)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。
京剧文化从西城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作为京剧艺术的发祥和兴盛之地,弘扬京剧艺术、传承文化精髓,既是西城区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,也是西城区必须担当的现实责任。
为了擦亮这张文化“金名片”,西城区着力打造“京剧发祥地”文化品牌,以带有京剧标志意义的人、地、物为载体,丰富发展京剧艺术内容。
俗话说“人不辞路,虎不辞山,唱戏的离不开百顺、韩家潭。”民谚中所说,正是老北京南城的珠市口、大栅栏一带。出了珠市口地铁,走不多远,“京韵园”三字映入眼帘。一个看似普通的微公园里,蕴藏着国粹的“基因”。正中最显眼的地方,刻着“京剧发祥地”五个大字的假山石给这里定了位;背面,镌刻着《京剧发祥赋》,道出这里和京剧的不解之缘。
公园不大,却充满了京剧元素。紫藤廊架上,雕的是梅兰芳、马连良、言菊朋……凉亭匾额上,“富连成”三个大字仿佛告诉到访者,当年京城最知名的京剧科班,就扎根于此。
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景观小品,都能看到“自古人生在世,须有一技之能。”等言语,这恰是幼童稚子入科班后,每天都需要念诵的箴言。
为了更好地营造国粹氛围,几年来,西城不仅打造京韵园这样的京剧公园,还腾退了梨园公会、梅兰芳祖居等处,让发祥地脉络更加清晰,有所依托。
在这片根植国粹“基因”的热土上,这份文化自信从未断绝。在椿树街道有这样一个社团,起初,20余位成员因对京剧共同的兴趣凝聚起来,秉持“以戏会友、弘扬国粹、陶冶情操”的原则,25年来坚持每周开展活动。它就是创办了北京知名票友大赛“椿树杯”,多次获得北京市级、区级奖项,荣获过天津和平杯全国金牌票房称号、北京榜样光荣称号的椿树街道红线京剧社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回想剧社发展历程,社长尹树昌感慨地说:“没有政府的领导和支持,我们连扰民问题都没法解决,也根本不可能聚在一起这么多年,更别说举办演出了。”
这些年,他们不仅成功举办了20届“椿树杯”,还积极为区内敬老院、卫戍区和建筑工地义务演出。这份坚持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剧社,其中就有今年刚刚12岁的王元璨。别看跟着爷爷奶奶们学戏时间不长,小姑娘已经可以有模有样地唱上一段《穆桂英挂帅》了。
“我们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京剧的魅力,是它传递的正确价值观和美学价值吸引来了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。”尹树昌说。
“会馆有戏”活动现场
老戏楼重获新生
京剧的传承需要空间载体。作为北京市现存会馆最多的城区,很多老戏楼,就“藏”在西城的会馆里。坐落于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220号的正乙祠就是其中的代表。这里原是明代的寺庙,清康熙年间,浙江银号商人集资改建了祠堂。在祠堂里,藏着一座二层戏楼,布局紧凑,装饰讲究,这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、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室内剧场,被称作“中国戏楼活化石”。
从诞生至今,无数京昆名伶在此登台,几多看客在此品戏中悲欢。然而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正乙祠戏楼曾改做北京市教育局的招待所,戏台用砖头砌了起来,内部相应地变成了餐厅、厨房、锅炉房等,一度停戏。后几经波折,终未能恢复往日之盛。2018年12月31日,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后,正乙祠关门谢客。
戏楼巍巍而立,皮黄却成“绝响”,门可罗雀的日子里,西城区始终在寻找让正乙祠重张的契机。
“雨顺风调万民好,庆丰年人人欢乐……”今年4月19日晚,随着一出《天官赐福》,经典的昆曲唱腔“唤醒”了“沉睡”的正乙祠。能够再次响起锣鼓点,恰是北京打造“会馆有戏”文化品牌和西城擦亮京剧发祥地双重努力的成果。
去年下半年,北京市开始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,打造“会馆有戏”文化品牌。如今,颜料会馆、临汾会馆等旧址陆续上演文艺演出,正乙祠也迎来了重张的好时机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、运营及使用。修缮一新的正乙祠,依然保有古戏楼的传统风貌,在细节之处又进行了精心设计。
重张短短数月,正乙祠“活”得很出彩。今年中秋月明之夜,这里丝竹管弦此起彼伏。“会馆有戏”中秋赏月、听戏活动正在进行,孩子们做月饼、扮兔爷,感受戏韵之美。
如果说正乙祠戏楼承载的是昆曲和京剧的“双重记忆”,位于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保留的绝对是属于京剧的“独家记忆”。这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,自1951年开始,梅兰芳在这处幽静、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十年。
2013年3月,梅兰芳纪念馆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纪念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,会客厅、书房、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。馆内珍贵藏品众多,包括剧本、图书、字画、信件等实物以及从清末至现代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。
喜欢京剧和梅兰芳的人,很多都曾走进这里,从故纸和老物件中,寻觅京剧兴盛时的样子。可是,藏品虽多,却唯独少了那散花的“天女”、凄美的“虞姬”。
为了让参观者在梅兰芳纪念馆遇见“梅兰芳”,今年4月10日,“会馆有戏”在这里开锣,梅派经典《天女散花》选段吸引了观众的目光。束帛霓裳、皮黄声里,不大的院落内,演员的表情神态、举手投足,都“放大”在观众面前,拉近了戏曲与观众的距离,观众成了“戏中人”。
“梅兰芳”回家了,沉浸式的体验彻底激活了这座四合院。院内海棠依旧,“天女”“虞姬”再临。
风雷京剧团将悬疑剧与京剧元素巧妙结合 本版摄影 方非
让年轻人重新“入戏”
场地是国粹的“壳”,剧目就是“核”,要擦亮京剧发祥地这张“金名片”,戏本身要叫座。
“一定要转换思路,拥抱市场,先把观众请回来。”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的话并非喊口号,2015年,他把梨园行的故事写成话剧,在西城区政府支持下,一部充满浓浓梨园情的话剧《网子》亮相舞台,引起轰动,其中的民国往事、梨园挽歌,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、演员精湛的演技,对京剧的创新性演绎、话剧表演形式与京剧戏曲文化的完美融合,获得了一致好评。
看完《网子》,老艺术家蓝天野说:“感动莫名,早听说很好,但绝对没料到如此之好!”三年后,蓝天野出任了松岩第二部话剧《缂丝箭衣》的艺术指导。
2019年至2022年间,他们的第三部话剧《角儿》先后登陆首都剧场、台湾高雄社教演艺厅和国家大剧院。所到之处,观众排起长龙。
有人看后很感动,在网络上留言:“看完话剧,想重新了解北京,了解京剧,也感恩风雷京剧团把京剧文化传播得这么好。”“风雷京剧团是北京西城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剧团。”
听到这样的评价,松岩有一丝安慰:“我就是希望找一个连接点,让年轻人觉得京剧并不遥远,所谓的现代意识,也不过是风雷的特点决定的,我们必须要剑走偏锋,想在前、走在前。”
松岩并没有就此止步。今年9月,风雷京剧团将悬疑剧与京剧元素巧妙结合,推出京话剧《戏悟》。看到外地观众在微博上留言“求巡演”时,松岩笑了。
在风雷京剧团微博下留言的观众中,90后鲁威和00后孙益盛是其中的代表。
鲁威是位男旦演员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到大栅栏演出,发现很多居民都喜欢京剧,鲁威感觉自己找到了大本营。2016年起,他开始扎到这儿做京剧沙龙,在大栅栏街道的帮助下,在梨园界首屈一指的富连成科班原址上,办起了国粹苑,通过演出、授课普及国粹。
孙益盛是北京市十五中的学生,也是学校京昆社团的骨干演员,别看他年纪不大,通过在校学习,已经能单独演出《偷桃》《借扇》《界牌关》等京剧折子戏。
“西城区现有北京市京剧进课堂实验学校4所,十五中就是其中之一,培养出了大批爱京剧、能上台的孩子。”相关负责人说。
西城区还在持续开展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,组织专业演出团体进入校园,为学生进行专业表演与讲解,宣传戏曲知识,传承戏曲文化。
戏韵悠扬,飘过二百余载,在西城历久弥新。戏院焕新、形式创新,不变的,是文脉的传承,更是锣鼓响起时,台下的那一声“好!”
专家观点
将大栅栏地区打造成开放的京剧博物馆
许立仁
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,是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,发挥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大国首都形象展示的重要作用。
西城区也是北京营城建都肇始之地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汇聚了历史积淀下来的皇城文化、王府文化、士人文化、会馆文化、民俗文化、戏曲文化、宗教文化等不同形态的特色文化,拥有全市近一半的历史文化保护区。推动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活化,加强区域文化建设,成为西城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一环。在西城区所承沿的历史文化中,京剧文化是最亮眼的一个部分。
历史上,这里戏台聚集、科班汇集、名伶云集。200多年前,四大徽班先后进京,尽数落脚于此。从徽班进京,到京剧形成和发展的二百余年,始终没离开前门、大栅栏、天桥、椿树这一带。
进一步擦亮“京剧发祥地”这张金名片,就要用一条“线”把全区的京剧元素串起来。目前来看,这条线就是大栅栏商业街及周边地区,成片的老戏楼、会馆、名伶故居是得天独厚的优势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见证了这里作为商业街的繁华程度,为打造一座开放的京剧博物馆提供了条件。
建议可将整条街及周边区域通盘设计,增加京剧标识和符号,提供沉浸式、可互动体验。探索能与年轻人产生共鸣的宣传、普及方式,让“京剧发祥地”有内容、有灵魂。
(作者系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、“京剧发祥地”品牌建设委员会专家)
发布日期:2022/12/5  本文被浏览了384次

全国统一客服电话:400-0829-115      京公网安备 11010102004502号

老舍茶馆(http://www.laoshehouse.com/) 

备案号: 京ICP备14062245号-1

老舍茶馆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

友情链接:北展剧场  梨园剧场 朝阳剧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