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老舍新闻
老舍茶馆门票作为首届“大戏看北京”展演季展演剧目之一,中国评剧院的原创大戏《蒲柳人家》改编自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的同名小说,生动绘就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京东北运河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图卷,在舞台上塑造出一批沾着泥土气息的鲜活农民艺术形象,以评剧鲜明的艺术特点为京味文化、红色文化的展现添上一抹亮色。 ![]()
作家刘绍棠是“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”的创立者,他的家乡就在北京通州西集镇儒林村。从小依运河而居的刘绍棠在走上文学之路后,作品多以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,格调清新淳朴,乡土色彩浓郁。而评剧适合演现代剧目,其唱词浅显易懂,演唱明白如诉,表演生活气息浓厚,有亲切的民间味道,最善于表现现实生活。中国评剧院选择将这部小说搬上舞台,和评剧的艺术特色可谓相得益彰。
如果说经典文学作品奠定了坚实的舞台基础,那么,如何改编则是该剧创排中的重中之重。从2019年立意采风到今年剧本创作完成、投入创排,该剧的创作历时四年,剧本17易其稿。
原著小说的诗意风格和传奇色彩是《蒲柳人家》的独特魅力所在,该剧在尊重原著风格的基础上,突破了以往“一人一事”的戏曲架构,突出散文的笔法,以群像式呈现将京东北运河沿岸农村的独特风貌、民俗风情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。剧情以望日莲、周檎的爱情为主线贯穿,将几户运河畔普通人家的故事扭结在一起,每一组人物、每一段故事都以“定格”的形式亮相、收尾,仿佛在舞台上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大运河风情画卷,将一群善良、友爱、仗义、担当的农民艺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。
为了突出浓浓的京东北运河地方特色,该剧在舞美上巧妙运用水、蒲、柳等元素,体现运河的流动性和运河人家的质朴、勤劳、顽强与智慧。在舞台造型、人物动作塑造上则突出泥塑感,加上合辙押韵、朗朗上口的语言,让乡土气息扑面而来。八角鼓等曲艺元素的融入,更丰富了这幅民俗画卷的音乐色彩。
这样一出行当齐全、流派纷呈的大戏,全部由青年演员担纲重任,充分展示了中国评剧院新生代力量的勃勃生机。单纯执着的望日莲、阳光乐观的周檎、敢爱敢恨的云遮月、情深义重的柳罐斗、仗义疏财的何大学问、侠骨柔肠的一丈青、阴险恶毒的杜四夫妇……演员们将人物的鲜明个性与传统程式相结合,让原著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在舞台上“活”了起来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剧虽然讲述的是抗日时期的故事,但并没有直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,也没有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,而是将一份赤诚的家国情怀蕴藏于百姓生活的点滴之中,根植于运河两岸人民的血液之中,让红色题材的表达更接地气,也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。 本报记者 方非 摄
(原标题:评剧《蒲柳人家》生动绘就运河乡土画卷)
来源:北京晚报 作者 李俐
流程编辑:u030
发布日期:2022/11/14 本文被浏览了138次 |
全国统一客服电话:400-0829-115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502号
老舍茶馆(http://www.laoshehouse.com/)
备案号: 京ICP备14062245号-1
老舍茶馆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